中國物品編碼中心遼寧分中心對2019年省內企業送檢的326個批次商品條碼開展免費檢測服務工作,送檢產品企業所在地涉及沈陽、鞍山、撫順、本溪、朝陽、遼陽、丹東、鐵嶺、葫蘆島、盤錦等13個地區。
檢驗依據
檢驗工作根據該產品現行有效國家標準及國家在商品條碼方面的法規要求進行,具體檢驗依據:GB 12904-2008《商品條碼 零售商品編碼與條碼表示》、GB/T 18348-2008《商品條碼 條碼符號印刷質量的檢驗》和《商品條碼管理辦法》。
檢驗項目和判斷原則
檢驗項目
依據國家法規及現行有效標準確定了具體檢驗項目,見表1。
表1 商品條碼服務檢測產品質量檢驗項目表
表1中,第1、3項為GB 12904-2008《商品條碼 零售商品編碼與條碼表示》國家標準中規定的項目,第2項為《商品條碼管理辦法》中規定的項目。
判定原則
經檢驗,如果檢驗項目全部合格,判定為抽查產品合格;如果檢驗項目中任一項不合格,則判定為被檢產品不合格。
檢測結果反映的主要質量問題分析
通過對送檢的商品條碼進行檢測,暴露出了商品條碼質量主要問題所在,符號等級、符號反差、調制比、缺陷度、可譯碼度、參考譯碼和左右空白區寬度等各項指標,都有不同程度的質量問題。下面就這些質量問題產生的原因做一下具體分析。
符號等級不合格
按照GB/T 18348-2008《商品條碼 條碼符號印刷質量的檢驗》的規定,條碼符號等級技術指標要求≥1.5/06/670±10,其中1.5代表符號等級,06為測量孔徑標號(測量孔0.15mm),670為測量光波長,允許偏差為±10nm。符號等級0-4,0為不合格,1-4表示不同的質量等級,1最低,4最高,它是條碼符號綜合判定的結果,包括最低反射率、符號反差、最小邊緣反差、調制比、缺陷度、可譯碼度等12項參數。條碼符號等級1.5/06/670±10是對條碼符號最基本的質量要求,凡是條碼檢測設備檢測商品條碼在上述12項中有一項不合格,該條碼的符號等級都為不合格。
光學特性指標不達標
符號反差、調制比、缺陷度等各項指標是商品條碼的光學參數,送檢的商品條碼產品中符號反差不合格17個,調制比不合格為35個,缺陷度不合格為17個,其不合格原因分析:商品條碼質量要求條為深顏色,空為淺顏色,深顏色的條和淺顏色的空反差越大越好,這樣反射光線反射強度會很大,以便于掃描商品條碼,提高首次識讀率。有的包裝設計師不了解識讀器對條空的區分原理,設計的商品條碼不滿足顏色對比要求。有的包裝設計師設計的深條、淺空是對的,可忽視了有些包裝材料是透光的,如在塑料包材上設計的淺空,因塑料透光而造成淺空的反射光強度不夠,達不到標準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包裝材料無法滿足商品條碼光學特性要求。如塑料包材,因透光需印白處理,且印白要達到一定厚度以減少透光,增強反射光強度;鐳射包材,因其制作出的包裝精美而得到廣泛應用,但其反射光是鏡面反射的,無法被識讀器檢測到,必須經過特殊處理才能制作出合格的商品條碼;牛皮紙制作的瓦楞紙箱,因價格低廉、堅韌耐用而廣受歡迎,但此種包裝材料上印制的商品條碼有可能不滿足標準對商品條碼光學特性的要求,建議將商品條碼印制在白色不干膠上,再粘貼在紙箱上;精編袋包裝,應用范圍廣泛,但其表面凸凹不平,用做商品條碼載體也很難保證識讀質量。
可譯碼度不合格
送檢的商品條碼可譯碼度有15個不合格。不合格原因分析:可譯碼度是指條碼符號條空尺寸偏差測量值與最大允許偏差值接近的程度。在商品條碼中,兩條兩空的寬度表示1位數字值,在印刷過程中不同的印刷設備、印刷壓力、印刷物材質、油墨等多種因素都可能影響商品條碼的條、空寬度,有些材質印刷后還要有復合等二次處理過程才能出最終產品。上述因素都可能致使商品條碼達不到標準對可譯碼度的要求??勺g碼度不合格的商品條碼在掃描時輕者會降低首次識別率,重者不能識讀,嚴重的會出現誤讀的現象。
參考譯碼不合格
送檢的商品條碼參考譯碼有13個不合格。不合格原因分析:商品條碼兩條兩空的寬度對應其下方的數字字符,有的商品條碼符號因可譯碼度低(印刷誤差大)或設計等原因造成識讀設備讀出的數字信息與下方供人識別字符的不一致,不符合標準對商品條碼參考譯碼要求,即出現誤讀。
空白區寬度不合格
這次326個批次檢測,有35個批次空白區寬度小于國家標準。商品條碼空白區寬度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商品條碼左右都有空白區,標準規定空白區的顏色與空的顏色相同,左側空白區寬度不得小于11個模塊寬度(一個模塊寬度為0.33mm),右側空白區寬度不得小于7個模塊寬度??瞻讌^的作用是便于機器在識讀商品條碼時找到起始符和終止符,進而完整、準確、快速地將字符識讀出來??瞻讌^寬度如果不符合要求,會導致商品條碼無法識讀或者誤讀。在一定的放大系數下,凡是空白區寬度小于國家標準要求的最小寬度的商品條碼,都會被判定為質量不合格。這個問題往往來自于設計環節,現實中一些包裝設計者不清楚標準對商品條碼空白區的要求,只重視包裝的視覺美觀,將商品條碼放在過渡色上或擠在某一角落造成空白區寬度不夠,導致條碼檢測設備不識讀,造成條碼質量不合格。
商品條碼產品質量提升
提高系統成員商品條碼質量意識
目前,部分商品條碼系統成員對條碼質量意識淡薄,重視不夠,有的根本不知道條碼還有標準要求,缺乏條碼設計、使用等方面的必備知識。有些企業不重視產品外包裝上條碼產品的質量,未按照國家標準設計商品條碼,因此造成了商品條碼難以識讀,影響了商品條碼的應用和發展。
首先,商品條碼管理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商品條碼知識的宣傳力度,幫助企業建立條碼管理制度,加強對各級條碼管理人員的培訓,定期舉辦條碼相關知識宣傳講座及相關標準GB 12904-2008《商品條碼 零售商品編碼與條碼表示》和GB/T 18348-2008《商品條碼 條碼符號印刷質量的檢驗》培訓班,了解與條碼有關的國家標準、法律法規和條碼基礎知識,提高企業執行條碼相關標準的自覺性,進一步保證商品條碼質量。
其次,企業管理者要重視商品條碼質量,企業要設置專人來管理條碼并保證人員的相對固定,做好商品條碼的編碼、登記和存檔,保證商品條碼的唯一性,一物一碼。同時要建立相應的條碼質量保證體系,有條件的企業可以購置條碼檢測儀,嚴把產品編碼和條碼印刷品質量驗收關,做到不合格的條碼不出廠。
加強印刷企業對商品條碼的質量控制
大多數印刷企業在承攬條碼印刷業務時,包攬條碼的設計、制版和印刷,這就要求從事商品條碼印刷的相關人員要了解商品條碼相關國家標準。企業要對相關人員進行商品條碼知識、相關標準及質量管理方面的技術培訓,同時印刷企業應建立條碼設計審查制度,對設計的樣稿要經過專人審核;建立條碼檢驗制度,在條碼印制過程中,檢查條碼的印刷質量。提高條碼印制質量的控制能力,避免不合格產品留到下一個程序。要建立商品條碼印刷品出廠檢驗制度,條碼印出成品后要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后方可出廠,一旦發現條碼質量有問題,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整改。
加大商品條碼監督抽查力度
商品條碼管理部門要積極開展商品條碼定期監督抽查工作,對系統成員和承印商品條碼的印刷企業進行質量監督,將發現的問題及時通報并提出整改意見。從各種渠道來控制條碼質量,避免不合格的商品條碼流入市場。
遼寧省標準化研究院 孫曉巍
《條碼與信息系統》2021年第2期總第1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