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鈴鈴……”
“你好,這里是浙江省物品編碼中心。”
“請問,我的條碼為啥掃不出信息?”
“您用什么工具在掃描?您的產品信息通過‘中國商品信息服務平臺’通報了嗎?”
“用的手機。”
“手機上的什么軟件?天貓平臺、微信、我查查,還是編碼中心的官方APP‘條碼追溯’?”
……
“那我還想把產品的詳細信息顯示出來,還有價格、照片、還有企業介紹,這個需要怎么操作?”
“按照您的這個需求,建議您申請‘條碼微站’,這是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專為企業打造的移動互聯時代的商品名片,……”
……
聆聽著前臺編碼熱線接聽服務員的對話聲音,把我的思緒帶到27年前。
1991年12月的某一天,杭州電子計算機廠研發部,剛參加工作不久的鄧立新、沈潔和我接到一項新任務,為當時杭州最大的百貨商店——杭州解放路百貨大樓地下超市開發一個采用條碼結算的超市自動結算系統。
超市自動結算系統在當時還是一個新生事物,開架式超市剛剛進入我國,在杭州市只有零星散落在主城區里的幾家取名“平價超市”的小型開架商店,采用的大都是單機版的二代POS收款機,甚至是最傳統的人工收款,此時商品條碼還未被商家接納采用,產品上的原印條碼覆蓋率非常低,店面平均只有100-200平米左右,銷售的商品也只有500個品種上下。
對條碼一無所知的幾個職場新人,本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勇敢地接下了任務。
開發的過程辛苦而滿足。先是買書學習條碼知識,被好奇心吸引著,一頭扎進條碼的世界。
沒有見過打印條碼的設備,就按圖索驥自己開發程序用激光打印機打印條碼。
沒有見過條碼掃描設備,硬著頭皮說服公司買了一臺光筆式的條碼識讀器,由于只有進口的,價格超級貴。
當時聯網結算的三代POS收款機還沒有進入中國,要完成這個項目,需要自己從硬件組網設計和軟件系統構架開始從頭研發,幾個無畏的年輕人,創造性地決定,用當時剛進入我國的幾項進口新技術產品構建硬件系統:386計算機做服務器、286計算機做前臺收款終端,用第一次接觸的銅軸電纜和NOVELL網絡操作系統連接成網絡,用剛學的FoxBase數據庫軟件,構架軟件系統。
全身心地沉浸在新技術中,天天開心地加著班,碼著程序,一天,接到通知,有“國家領導”來一起討論項目事宜。沒見過多少世面的我,十分好奇,“國家領導”是個什么樣子。第二天,謎底揭開,眼前這位人高馬大的帥小伙就是“國家領導”,也就是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以下簡稱編碼中心)的技術專家張成海,也第一次見到了浙江分中心的丁忠立主任。記得張成海詳細詢問并基本認可了系統軟硬件設計構架,同時也提出了一些修改,對項目的任務分工做了分配,決定超市里無條碼的商品,需要在上架前貼上自己制作的店內碼,需要設計打印條碼的軟件系統,這項工作由編碼中心承擔,還有4臺進口平臺式條碼掃描設備也由編碼中心負責解決,我們公司的項目組承擔超市的結算系統的軟硬件開發,浙江分中心增派劉兵加入項目組。討論過程中,后來成為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主任的張成海,風趣的說話風格,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后來我們幾個還私下議論“國家領導”原來也是一個逗趣之人。
這一次碰頭會,定下了項目的基調,也是我第一次知道,這個項目的發起單位是編碼中心和浙江分中心。
幾個月后,我們項目組帶著設計好的軟硬件雛形,入駐解百地下超市,解百派了一個剛工作的小姑娘魏文配合我們。調試過程非常辛苦,日日白天進入地下室,晚上滿天繁星才走出來,真的有種不見天日的感覺,但也充滿著足足的暖意,正在談戀愛的劉兵每天有下班就趕過來的男朋友關懷,鄧立新和魏文不知啥時候擦出了火花,偷偷對上了眼,后來結婚生子留下一段因條碼而結緣的佳話。
在開張前半個月,張成海帶著條碼生成軟件和4臺平臺式的條碼掃描設備趕了過來,和我們一起聯調系統,這是我們第一次看到有著十幾根不同方向激光掃描線的平臺式條碼掃描器,很是興奮。那時的條碼掃描器還是串口鏈接計算機的,調試遇到一些問題,加班加點幾番周折,終于成功調通運行。
陸陸續續地,解百超市的營業員上崗培訓了,除了教會她們操作平生第一次使用的電腦,還要教會她們如何把用A4大小不干膠打印出來的整版條碼用裁紙刀和直尺手工切割成一個個分離的條碼,然后黏貼到無條碼的商品上。記得有一個明星營業員,收款結賬速度是拿手好戲,對我們這個新生事物充滿不信任,認為手工結算會速度更快,于是,兩軍對壘,開始了一場結算競賽,當時的條碼設備沒有現在靈敏,大家對條碼印刷位置和掃描角度也不熟悉,而另一方飛速打著算盤的聲音也對不熟悉電腦鍵盤操作的新手產生著不小的心理壓力,但比賽結果還是自動掃描結算系統小勝一籌。對比出錯率和生手上崗,那人工結算還是輸得心服口服。等到開張那天晚上,當超市關門,營業員還沒來得及換裝下班,第一張報表就出爐時,在場的所有人目瞪口呆、欣喜佩服,信息化系統的優勢就無人再有異議了,此乃后話。
1992年6月,開張那天,由于解百超市前期的強勢宣傳,加上商品以進口產品為主,吸引了眾多嘗鮮的消費者,場面火爆,超市一度被擠得水泄不通,差點把貨架擠倒。由于擔心系統的穩定性和操作人員的熟練度,我們項目組成員嚴陣以待,每人負責一個收銀臺在邊上幫助掃描產品、指導操作、維持秩序,一直忙到超市關門,才發現整整站了一天卻一點也不覺得累。當天晚上,我們按計劃加班統計核對報表以確定系統的有效性和穩定性,由于數據正確與否影響到第二天的系統運行,一直弄到半夜確認無誤才放心而歸。20多年過去,因項目成功運行而產生的興奮情緒,以及當時的一幕一幕火熱場景,卻一直深深地留在心里,歷歷在目,成為了美好的回憶。
后來才知道,我們這幾個年輕人,無意中參與了全國首家自主研發的條碼自動掃描POS結算系統,大獲成功,引來全國乃至國外的超市參觀學習,對后來全國的條碼掃描結算超市的發展起著引領作用,浙江省還為此項目頒發了“浙江省優秀軟件成果優秀獎”。
“下班啦,還沒走?”
同事的一聲問候,把我拉回到現實,一晃27年,時代的進步已經發展到手機掃碼的時代。
一進家門,老公就在廚房沖著我說,“我剛在新開的永輝超市買了點菜,現在都是自助結算的模式了,自己拿著商品到自助收銀臺去掃條碼結算就行了,沒有人服務了,挺方便……。”
這是傳說中的,無人超市的起步模式嗎?我這么想著,心中無限感慨,沒有條碼的當年我們是如何購物的呢,好像已經記憶模糊。自1991年底初識條碼,到我后來加入了編碼組織的大家庭,再到推廣零售、物流、醫藥、電子商務、二維條碼等領域的條碼應用,一晃已經27年臨近退休,我一路見證了條碼技術如何一步一步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和創造的一個個奇跡。
沒有條碼,此生我會投身在哪個領域呢?會像今天這樣無悔嗎?真心地想對你說:謝謝你,條碼,此生有緣遇到你,真好。
浙江省物品編碼中心 趙韻華
《條碼與信息系統》2019年第3期總第1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