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彈指一揮間,條碼技術已闊步走過了三十個春秋。猶如人到壯年,正在以全新的姿態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時間倒流回到三十年前,改革開放的春風拂遍神州大地,母親為了照顧家里同時兼顧生活,下海經營著一家小小的食雜店,主要經營范圍為生活日用品,休閑食品等。當時計算機技術尚未成熟,商品條碼也未普及,記憶里母親忙碌的身影仍歷歷在目:每次進貨時,需用一個大大的厚厚的進貨本,記載著每件商品的品名、規格、數量、價格、進貨日期等等。年幼的我和姐姐是小幫手,母親一邊念,我們一邊記,最后母親再核對一遍。一家人齊上陣,往往還要折騰個大半天才能搞定,而要是和供貨商的對不上,還要重新倒騰一次,那可真是個大工程!每每這時,我就隱隱約約看到母親的頭發似乎上又增添了不少銀絲……
一晃十幾年過去了,隨著計算機應用的不斷普及,條碼的應用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當時還是大學生的我,為了力所能及地幫家里減輕負擔,在一家大型商超里兼職做收銀員,看著超市里琳瑯滿目的商品,想起小時候母親盤點的種種辛酸,我對收銀臺的掃描槍充滿了興趣,當領班手把手地教我如何使用設備及相應的收銀軟件時,我的第一感覺是不可思議,太神奇了。在超市里,當顧客采購商品完畢在收銀臺付款時,收銀員只要拿著帶有條碼的商品在裝有激光掃描器的臺上輕輕掠過,就把條碼下方的數字快速輸入電子計算機,通過查詢和數據處理,機器可立即識別出商品制造廠商、名稱、價格等商品信息并打印出購物清單。這樣不僅可以實現售貨、倉儲和訂貨的自動化管理,而且通過信息系統,使銷售信息及時為生產廠商所掌握。小小條碼居然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如此大的便利,真令人難以置信!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之后,我迫不及待地在電話里告訴母親,通過現有的商品條碼技術不僅可以提高結算的效率,結合計算機里的供銷存系統,還能實時了解庫存,及時提醒進貨,而且在不考慮人工誤操作的前提下,能將出錯率降到最低。聽著電話里我興奮到近乎手舞足蹈的語氣,半信半疑的母親還是愿意嘗試一下。很快,我托人購買了一套自動化識別設備和軟件,趁假期實踐之后再教給母親使用。由于設備使用的便捷性,年過半百的母親也很快能熟練使用了。嘗到甜頭的母親經常笑盈盈地和我說,好在有了條碼自動識別技術,我算是熬出頭了?,F在食雜店早已擴大規模,成為一家小型超市,雖然規模擴大了,但是工作效率卻大大提高了,母親也不需要像以前那么操勞了,算是享受到了科技發展帶來的紅利。母親輕松愉悅的語氣,讓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仿佛小小的黑白條碼在我的眼前展現出了神奇的彩色世界。
時間如白駒過隙,又一個十年過去,今年,我有幸成為福建省標準化研究院的一名編碼工作者,入職前,我對自己充滿了信心,總覺得憑著自己與編碼這么多年的不解之緣,干好這份工作不在話下。入職第一天,同事帶著我熟悉工作環境,我就像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樣,看到啥都覺得稀奇新鮮。我參觀了條碼檢測站,才知道原來商品上的條碼不是簡單地設計幾條粗細不一的黑白線,而是在條高、左右側空白區、尺寸等方面都有著很嚴格的要求;我還參觀了商品源數據工作室,了解到最早的條碼主要是為了方便商品流通、需要商家用特殊的設備掃描讀取數據,而如今消費者只需用手機掃描條碼,就能得到商品的品名、規格、圖片等詳細信息。而這些信息的來源都需要商品源數據工作室通過信息錄入、拍攝、測量等操作來完成。同事還向我介紹了我們正在籌建的物聯網實驗室,條碼將在這一前沿、實用的網絡技術上大放異彩。所長還自豪地說起去年由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福建分中心負責起草編制的《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編碼技術規范》(DB35/T 1711-2017),將助力福建省食品安全“一品一碼”全過程追溯體系建設,消費者只需要掃描條碼,就能知道商品從生產、加工、運輸等全過程信息,從源頭上保證了食品安全。當天晚上,我迫不急待地打電話跟母親說了所見所聞,母親激動得連說了幾個“好”,叮囑我要沉下心來好好干,為編碼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隨著工作的逐漸深入,在同事的傳幫帶下,我對條碼的認識從感性上升為理性,我見識到了條碼的真正魅力,也了解了條碼的發展歷程。三十年來,商品條碼工作從最初為了解決商品出口的急需,促進外貿發展,到后來解決了我國商品流通的瓶頸,保證零售業自動化、信息化快速發展,再到致力于食品安全追溯和消費者安全、電子商務方面的應用,服務于政府監管和網絡經濟,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回顧過去的三十年,一路走來,小小的貌似不起眼的黑白條碼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在我們的面前展現出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目前,我國許多城市(如北京、上海、廣東等)已有文件規定,所有無條碼商品不得進入超市。商品條碼是實現商業現代化的基礎,是商品進入超級市場、POS掃描商店的入場券。但這一切還遠未結束,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強,條碼以無可比擬的優勢,將在零售行業、互聯網領域、醫療領域、自動化識別領域、信用生活等方面,通過一系列的變形應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帶給我們生活便利的同時,也助力著整個經濟社會昂首闊步向前。
《條碼與信息系統》2019年第2期總第1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