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年06月15日 來源:條碼與信息系統2012第3期 作者: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廣西分中心 尹建新
乳制品安全已經成為我們國家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國務院及有關職能部門相繼出臺了相關政策法規來規范企業行為?!秶鴦赵恨k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乳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特別強調了“建立電子信息追溯系統”,“實現從奶源、采購、生產、出廠、運輸到銷售終端的全程有效監管,確保對產品在任何環節都能快速辨別真偽”,要求之明確、具體前所未有。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也印發了《乳制品生產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監督檢查規定》,要求乳品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建立進貨查驗制度,健全原輔材料進貨臺賬、食品添加劑進貨臺賬和使用記錄、生產臺賬和產品銷售臺賬。因此,加強企業自律,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建立企業產品追溯系統勢在必行。
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在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食品安全信息管理方面已有成熟的經驗,但有些專業應用軟件尚未開發出來。在國內,山東、上海等省市已嘗試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食品安全信息,如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研發完成的食品安全監管與追溯平臺,具有追溯、預警及召回、政策法規信息發布、消費導航、數據挖掘、政府監管等多種功能,目前此追溯系統已在青島、濟南、壽光等地的21家蔬菜、水產、禽肉等企業進行推廣應用,同時在部分超市裝有配套的食品安全追溯終端查詢機,初步搭建起山東食品安全追溯網絡。但該系統尚未涉及從進廠原輔料到出廠產品的統一監管和監管巡查安全記錄的信息管理。
一、乳制品溯源監管系統
我們在研究乳制品產品溯源安全監管系統時,充分考慮到乳制品生產的特點以及食品生產的共性,提出 “嚴把兩頭輔中間”的研發思路,設計開發三大系統。
1.進廠原輔料追溯系統
該系統包含進廠原料信息錄入、信息維護、條碼生成幾個模塊。以全球貿易項目代碼(GTIN)和相應的商品條碼作為進廠原輔料和添加劑的身份證,用戶掃描、錄入進廠原輔料和添加劑的條碼,自動獲取供應商、供應商資質、進貨日期、進貨數量、檢驗報告和合格證明材料,進而建立企業庫存管理記錄。輸入每日原料消耗數量后生成當日當批出廠產品條碼,以實現與出廠產品質量溯源系統的聯動。
2.監管巡查評價系統
(1)食品企業質量評價。根據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檔案記錄、企業食品質量安全重要數據溯源報送記錄,以及企業質量保證能力、企業信用體系建設、企業產品質量安全、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企業行政處罰和企業質量獎勵等情況,綜合評定食品企業質量等級。
(2)產品信息查詢。掃描、輸入條碼并通過驗證后,通過程序后臺解密自動獲取該條碼關聯產品的相關信息(如生產日期、保質期、原料來源等)、生產廠家的資質和相關證明、出廠產品及進廠原料檢驗報告等信息。
(3)第三方檢驗報告填寫。監管部門可以對第三方檢驗報告進行填寫,并自動生成中間巡查表格,包括質量體系、日常情況、衛生狀況、環境變更、重大監督檢驗報告等企業質量監督表格。
3.出廠產品質量溯源系統
該系統包含出廠產品信息錄入、信息維護、條碼生成幾個模塊。通過進廠原輔料追溯系統收集的原料信息集成產品的出廠產品批號(生產日期)、批量、出廠標識、產品全項檢驗報告、合格證明等出廠產品詳細信息,并在編碼基礎上生成條碼。用戶可根據進廠原輔料條碼和產品條碼對生產相關環節進行溯源追查。
二、項目研發步驟
項目的研發過程七個步驟:
1.物品編碼管理機構、監管部門、軟件開發公司、試點企業通力合作,完成進廠原輔料、出入庫管理、檢驗、食品加工流程、成品出入庫、銷售等環節的業務說明。
2.物品編碼管理機構提供需求分析報告,并由監管部門及試點企業進行確認,同時提供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和系統開發周期分析報告。
3.軟件開發公司根據相關方提出的需求以及現階段技術前沿,選擇系統開發模型,設計系統的主要架構、數據庫的表結構及其相關聯系。
4.軟件開發公司根據需求分析和系統架構,選擇合適的開發工具進行具體設計,保證系統在安全性、可靠性、容錯性、易用性、通用性等方面達到國家標準的要求。
5.物品編碼管理機構、監管部門、試點企業組織軟件測試,確保軟件與需求相一致。在整體業務流程和系統架構不變的前提下,必要時可以對需求進行微調,以更好地軟件系統與實際業務相符合并增強可操作性。
6.項目試運行,在這個階段試點企業進行實際操作錄入業務數據;用戶進行追溯查詢;物品編碼管理機構、監管部門進行統計查詢等。
7.項目驗收鑒定和成果推廣應用。
項目實施工作中,以點帶面有序推進,先以某些重點食品企業如乳制品企業等為試點,取得經驗和成效后進一步拓展到其他主要食品生產企業。
三、總結
本項目通過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物品編碼及自動識別技術的集成,研制出企業進廠原輔料、出廠產品溯源系統、生產環節巡查系統,創新性地進行了數據挖掘分析以及Server push動態分析,不僅可以在Google地圖上用動態圖標顯示企業的食品監管信息,還可以通過餅圖、柱狀圖、散點圖、時序圖、甘特圖等多種圖表,形象生動地展示監管企業的生產狀態,并且借助數據挖掘系統和條碼技術可實時生成企業質量信用評價。選擇試點企業開展項目成果的實施驗證,并對系統采用的新技術、新工藝進行提升和完善,最終實現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提高企業產品質量以及建設企業產品溯源平臺的目標。
目前我國乳制品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和機械化程度較高,作業規范,多數企業已經構建了相對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統,這為本項目的實施提供很好的技術和信息支撐。另外,國家出臺的大量政策法規和扶持政策也為本項目的成功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撐。采用物品編碼和條碼技術建設的乳制品安全溯源監管系統是解決乳制品安全問題的強有力的舉措,其帶來的經濟收益和社會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 |
高端訪談 | 更多>> |
推進我國二維碼標準化應... | |
![]() |
王毅,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二維碼研究室主任,技術部副主任,研究員,國際自動識別與數據采集技術分委會(ISO/IEC JTC1/S... |
![]() |
雜志專區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