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讓零售業乃至全行業經歷了一次觀念變革,也倒逼了零售企業加快自身數字化改革的步伐,但傳統行業轉型并非一蹴而就,仍有多數企業因缺乏數據標準、實施渠道以及經驗沉淀,導致供應鏈運行效率未實現預期目標,人、場、貨數據也未形成系統。為解決企業商品數字化標準化信息分享、跨平臺合作應用、后臺數據系統化的難題,中國物品編碼中心推出了一項全方位多維度的企業數字化解決方案——條碼商橋。
條碼商橋助數字經濟發展
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新的經濟形態,條碼商橋充分利用技術優勢打通線上線下數據鏈,拓展數據共享渠道,為社會流通效率提升和消費結構優化提供了新的動力。條碼商橋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標準化管理和決策的工具,助力全產業鏈的變革,一方面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挖掘,幫助企業做好消費預測和洞察,推動我國零售業更快地適應數字經濟發展;另一方面通過和傳統零售企業的合作和數字化賦能,推動我國供應鏈體系的整體優化,從零售這一環節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零售轉型,為提高流通效率,推動產業創新,規范零供企業信息標準,促進企業之間的信息共享,實現信息的準確與統一等方面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條碼商橋核心優勢
條碼商橋服務以中國商品信息源數據服務工作室(以下簡稱源數據工作室)為服務實體,按照國際標準對商品實物進行精準測量、拍攝、信息采編,為企業建立符合國際標準格式的商品數字化資產庫。同時,依托GS1全球互聯的快速共享網絡體系,將商品數字化信息在企業內部管理、物流、各類主流O2O應用場景一站式分發與共享,協助貿易各方用好高質量數據。其最大優勢在于從企業源頭解決了商品數字化、標準化,企業數據系統化以及數據全渠道共享的難題。
經過多年發展,條碼商橋已形成覆蓋全國的商品數字化服務網絡,全國源數據工作室已達41家,采集全球統一標準的商品數字化信息近40萬條,并聯合阿里巴巴、百度、美團,架起了企業、電商平臺、消費者三者之間的數據直通之橋。目前我國商品數字化服務和應用能力全球領先,為商品流通效率和信息利用效率帶來顯著提升。
條碼商橋在武漢的應用情況
中國物品編碼中心武漢分中心(以下簡稱武漢分中心)于2017年成立源數據工作室,如圖1所示,引進了進口頂級智能測量、拍攝等數據采集設備,按照國際標準統一商品數據格式,依托條碼商橋服務為武漢企業建立好商品數字化資產庫,支撐數據應用發揮作用。
圖1 中國商品信息源數據服務工作室(武漢)
為新產品快速上市和出口鋪設“綠色通道”
新冠疫情來勢兇猛,武漢市民經歷了76天的“禁足”生活,給武漢經濟和企業經營造成了較大沖擊。因封閉管理,人們的消費方式產生巨大變化,企業也面臨大量線上需求,有的企業響應速度很快,有的企業卻因沒有商品數字化基礎,無法轉型而步入困境。
在疫情期間,為協助企業復工復產、自救突圍,武漢分中心堅持線上線下雙線堅守,實施提速降費舉措,新用戶最快可實現當天批證完成賦碼工作,共幫助九州通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湖北共創醫藥有限公司、湖北周黑鴨企業發展有限公司等近百家企業的口罩、防護服、日用品等民生相關產品快速合規地面向市場。同時,武漢分中心克服困難保障了源數據工作室的正常運轉,幫助企業在成品出來后,第一時間完成商品數字化、標準化的工作,并將商品的圖片、尺寸、重量、成分、描述等數據按照標準格式,通過中國商品信息服務平臺快速共享至歐盟、北美和澳大利亞等地區和國家,方便國外編碼機構獲取這些信息與當地超市、醫院進行分享,進而增加產品曝光度,不僅為企業帶來更多合作機會,更為全球抗疫貢獻武漢力量。
所以,商品數字化是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的基本條件,企業不僅要實現商品數字化,還需完善信息使之達到國際標準,方可滿足國際、國內貿易流通信息化應用的需求。
為零售商規范產品信息標準,提升供應鏈效率
傳統零售核心競爭力取決于供應鏈的整體效率,在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過程中,商品的數字化無疑是核心中的核心?,F階段大多數小型實體零售商的數字化水平較低,線下線上的庫存還沒有打通;大型零售商雖然全面實現了數字化,但存在數據標準格式不一的問題,場的后端也還有很多數據沒有形成系統,供應鏈效率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為此,武漢分中心積極探索“多元化”服務模式,將條碼商橋服務與武漢市標準化研究院各項業務相結合,提供了集商品數字資產建立、數據共享、條碼效期驗證、條碼檢測、標準咨詢、標簽合規審查等一站式服務。通過多元化服務模式,武漢分中心為本地大潤發、社區超市等零售企業建立了標準統一、數據完整的產品數字化資產庫,有效提升了進場產品的包裝質量,線下門店數字化進程逐步走向標準化,后臺數據形成系統。內外部貿易系統的信息均以標準格式實現緊密聯系,能與供應商每日交換銷售、運輸和訂貨信息,實現門店的銷售、訂貨保持同步匹配,幫助零售商及時掌握每種商品的庫存、上架、銷售量等信息,提升供應鏈運作效率。
為中小企業解決商品數字化難題
目前,武漢商品條碼系統成員企業多為中小企業,受成本、技術水平、人才儲備等因素制約,普遍數字化基礎薄弱。從中國商品信息服務平臺本地備案的信息來看,部分中小企業雖然完成了商品條碼信息化應用,但圖片質量堪憂,存在圖片缺失或手機隨手一拍的問題,即便這些數據面向消費者,轉化率也不高。而條碼商橋恰恰解決了中小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的痛點,以全流程數據托管服務、高標準、低成本等優勢,為企業從賦碼、商品拍攝、信息采編、信息應用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務,如圖2所示,以國家標準、國家平臺技術、專業信息化服務團隊為支撐,推動中小企業圍繞“數據驅動”發展。
圖2 掃碼展示
中國物品編碼中心武漢分中心 姚波 陳鐸
《條碼與信息系統》2021年第4期總第164期